首部《宁波水运史(1949~2019)》出版 全景展现宁波“波澜壮阔”水运历史 -k8凯发游戏
12月26日,历时4年、数易其稿的《宁波水运史(1949~2019)》正式出版发行,这也是首部记录宁波水运发展历史的著作。
全书共10.4万字,分为“新中国初期的恢复与发展(1949-1956年)、在探索中曲折复苏(1957-1965年)、在困境中艰难前行(1966-1977年)、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转变(1978-1991年)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快速发展(1992-2000年)、进入新世纪的蓬勃发展(2001-2008年)、‘大港大航’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(2009-2019年)”七章,完整记录了宁波水运发展历程,清晰展示了宁波水运发展脉络,特别是总结提炼了水运发展的宁波元素、宁波特色和宁波经验、宁波做法,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一定的史学价值。
水上运输是利用船舶、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,在江、河、湖泊、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,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,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依水而生、凭水而立、因水而兴。内陆江河水系发达,沿海深水岸线丰富,水上运输条件良好,水上运输历史源远流长。早在8000年前,古宁波先民——余姚井头山(河姆渡文化之源头)人就用一枝木浆驭水驾舟,由江达海、向海而生,宁波水上运输由此滥觞。春秋时期,宁波成为中国早期八大港口之一。唐时,宁波与扬州、广州并称为三大外贸港口。宋时,宁波与泉州、广州并称为三大港口重镇。近代以来,虽遭战乱,宁波水运仍在步履艰难中生存。鸦片战争后,宁波被列为“五口通商”的口岸之一。民国时期,宁波水运业亦具一定规模。据资料显示,彼时每年进出宁波港口的船舶曾一度达到2000余艘次,年货物吞吐量近300万吨。可见,宁波水运曾经有着辉煌历史,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始发地之一。
新中国成立后,宁波水运稳步恢复,积蓄力量,奠定基础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宁波紧抓国家关心重视港口水运发展的历史机遇,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心下,以世界著名船王包玉刚、董浩云等为代表的一批宁波帮人士,积极投身并推动宁波港口建设和水运发展。从1978年第一个万吨级码头建成投用,1980年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,到2002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开启宁波、舟山港一体化进程,再到如今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,拥有万吨级泊位114个,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2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箱,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三;营业运输船舶运力从1978年的3.4万载重吨,到2022年的1030万载重吨,约占全省海船总运力的40%,全国沿海运输船舶总运力的12%以上。当前,宁波已进入“大港口、大航运”均衡发展、双轮驱动的时代,宁波不仅是国际大港口,也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市。
这背后,是宁波人把握时机迎难而上,推动宁波港口从一个内河小港蜕变为世界大港;是宁波人搏击大海迎风而立,推动宁波水运从一叶小舟渐成为一个行业,继而壮大为一个支柱产业;是宁波人开拓创新迎头赶上,推动宁波城市从我国沿海小城发展成为国际港口名城。宁波人以实干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现代水运建设史、奋斗史、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,也为宁波从“因水而生”到“因水而盛”的嬗变作出了生动注脚。
宁波“书藏古今,港通天下”,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、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水运不仅是宁波最具特色、最为久远的行业传承,也是宁波港城底蕴深厚、影响深远的文化传承。《宁波水运史(1949~2019)》,既是一部宁波水运行业发展史,也是一部宁波交通文化史。它的出版发行,为宁波交通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有利于增强宁波交通人的行业自信、文化自信。